起底iPhone 8新产业链:争独家竞争激烈
此外,蓝思科技在今年上半年还耗资18亿元在国内外购置新厂房和设立子公司,业务版图将从单一的出货屏幕盖板玻璃向“屏幕盖板玻璃+后盖玻璃+金属中框+生物识别模组+触控屏幕贴合”五项业务转型,这一思路与欧菲光的扩张路径相似。欧菲光在触摸屏业务稳固的基础上,从2014年起重金快速切入显示模组与全贴合加工,然后再投建摄像头、指纹识别模组,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超过30倍的增长。
而一直为苹果提供声学部件与触控马达的瑞声科技,也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,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资本投资,大概有50%都会投向非声学领域,其中光学业务将是新的增长点。
“鸡蛋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这是供应商的普遍共识。”在孙燕飙看来,国内供应商无法分享到苹果生态圈的更多利润,“iPhone的销售量在放缓,但苹果依然可以通过软件层面的服务维持营收增长,这是供应商及时转向的关键原因。”
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,供应商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苹果,华为、OPPO和小米等品牌的出货量增长抵消了苹果订单减少的负面影响。更重要的是,经受住苹果严格的供应链把控考验后,这些供应商有更好的经验去满足国产厂商的需求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国内供应商对苹果的依赖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摆脱,目前在苹果的上游供应链里,前30家供应商营收来自于苹果的收入占比均在40%以上,这意味着iPhone新品尤其是iPhone 8的销量将对其未来一年的营收有着重大影响。
热门资讯






